跳到主要內容

把自己當使用者!UI 軟體團隊的「Outside-in thinking」練習

 

「在 UI,我們希望開發者具備全盤思考的能力。」

Ubiquiti Software Tech Lead Jay 認為,相較於其他科技公司, UI 更希望軟體工程師不僅是埋頭專注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或是技術層面,也能練習從別的 function、甚至進一步從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產品研發。

Jay 觀察,市面上有些產品雖然很好用,但卻不是特別安全;或是產品很 fancy,但對效能沒有概念,「為了讓軟體功能更加全面,開發者不能只是單純探討一個面向,而是要站在整個產品去思考。」

因此,對 UI 的軟體工程師們來說,今年一個全新的嘗試,是每個月舉辦一次的體驗工作坊(UX Workshop)。除了例行的技術分享之外,也讓工程師們學著「從使用者的角度」思考。「 UI 內部常常強調『Outside-in thinking』。這個思維的精髓在於:如果你是使用者,你會想要有什麼樣的功能?」Jay 解釋。

不只是 coding,人人都是使用者

Jay 說明,工作坊主要分作兩個部分,一開始會先用大約 30 至 45 分鐘的時間,讓大家體驗自家產品,並統一留下意見 feedback,第二階段會開放大家提出別家產品的可取之處,希望讓每個 RD 從 set up 開始,具體感受自家的產品怎麼樣、反應速度與效能,並透過各團隊間的交流
討論,進一步思考如何讓產品做得更好。

事實上,過去 UI 的 RD 們就已經建立固定的分享會,由主講的 RD 介紹問題的背景,分享實作的方法和研究成果,並且開放問答,讓大家互相討論交流。 UX 工作坊可以說是技術分享的延伸。由於 UI 有前端、後端,mobile、韌體等不同 team,每位工程師各有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在看法和實作上也有所不同,可以給予不同觀點,這不是只會對 user 有幫助,也會反饋到自己的開發方式,並且協助提升工作流程。

UI RD 會固定舉辦分享會,並透過實際使用自家產品,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

他認為,使用者體驗在定義產品時有分很多角色,從工業設計的角度來看,是外觀、包裝、給使用者的開箱以及安裝體驗,「軟體雖然摸不到,但是我們也同樣會定義設計準則。」比方說,反應到軟體開發的工作項目,前端的重點在於資訊呈現清不清晰,包括透過簡化使用者的操作步驟,用拖拉、圖像的形式協助操作,用視覺化去呈現等等,快速呈現有用的資訊給使用者;後端的角色雖然比較抽象,但除了要提供前端所需要的資源,也要同步確保點擊的效能以及使用者的隱私,掌握有效的足跡跟資料,確保使用者的資料能安全地被管控等。

優化軟硬整合的使用體驗

另一方面,對 UI 軟體團隊來說,打造良好使用者體驗的關鍵,還包括如何跟其他產品有高度整合度。「UI 的軟硬整合,是軟硬體加上使用者情境。」Jay 舉例,以 UI 的 EoT(Enterprise of Things)產品線 Connect 來說,除了要在競爭者眾多的市場中,以使用者使用情境來思考不同切入點外, Connect 產品線整合的產品裝置很多,無論是設備跟設備的互動,設備跟人之間的互動,都是 UX 工作坊中常會被提出來討論的議題。

「UI 硬體非常多,每種硬體的規格都不一樣,基本上就會有電力、規格等問題,每個功能所需的資源都不一樣,面對不同形式的硬體,要做到全部的產品都有很好的設計跟開發,對於軟體開發上是很大的挑戰。」Jay 提到,UI 產品多是軟硬整合,反映在軟體實作上,下一個階段的目標是要在架構上更能做到模組化,做到更好維護以及更好 scaling 的彈性。

而隨著工作坊試行半年以來,團隊也陸續調整部分產品的設計與持續優化功能。 「 UI 是一個品牌,我們重視產品的生命,因此願意投入大量時間,不斷的讓產品有更好的支援和更新。」Jay 提到,常常看到有許多產品在大量生產後,就不再有更新,多數的新功能只會出現在產品的下一代,但 UI 的使用者,只需要透過更新即可體驗到產品的新功能。

UI 投入大量時間不斷的優化功能,讓使用者有最好的操作體驗。

「我可以滿有自信的說, UI 的使用者體驗做得相當深入。使用者會覺得我們的介面做得好,使用上很順手,也更會期待每一次的更新,可以說是靠著良好的使用者體驗圈了不少粉。」Jay 認為,「以前做產品,都是注重在功能的完整度。但是在 UI 以後,我們注重的是功能的使用者體驗,解決使用者的痛點,開發時的思考角度不一樣,做出來的功能就會因此也變得更能貼近使用者。」

組織扁平、年輕敏捷,快速成長中的 UI 的軟體團隊

過去 UI 在台灣以硬體、韌體見長,這兩年軟體也逐步發展成 UI 現階段的核心領域,這兩年相當積極招募台灣優秀的軟體人才,並從 0 到有建立起包括 Cloud、Application、Backend / Frontend、Devops 等近 20 多人的軟體團隊。

「UI 是一家很自由、不會限制作法的公司,軟體團隊除了成員年輕,在工作節奏上也相當敏捷與開放。」在 Jay 看來, UI 產品迭代很快,需要很快改善使用者反饋或是內部 workshop 的建議, UI 軟體團隊就像是精銳部隊一樣,需要有快速反應的能力。除了開發節奏快,由於 UI 產品開發涉及軟硬領域,因此也會需要培養橫向溝通能力,以及時時保持對於新知的學習熱忱,以確保能快速前進。

Jay 表示,目前台灣 Software 在 UI 是開發的核心,掌握對產品充分的決定權,由於 UI 產品量級很大,有廣大的使用者,因此工作成果可以直接反應在產品上,做出真正的改變。未來 UI 也期待更多即戰力能加入團隊,透過更好的軟硬整合,打造更完整的 UI 產品生態系。

「軟體開發,進入的門檻不高,但是想要走向更高的境界是一種挑戰。硬體是一個產品的軀殼,而軟體就是產品的靈魂。在軟體開發上,通常沒有絕對正確的解法,但是我們總會找到更好的答案,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工作。」他表示,「過去大家對 UI 在台北的印象就是在做硬體,還有韌體品質及開發能力很好。我希望在未來我們可以改變業界對我們的印象,原來軟體也這麼堅強。」

✨UI Software Team 等你來加入!

Android Application Developer
Cloud Architect
Golang Backend
Cloud Software Developer (Java)
Cloud Software Developer (Node.js)
Cloud SRE(DevOps)_Senior
Full Stack Web Developer
Backend Engineer-node.js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COSCUP 啄事今蜚會前快報 第一期

COSCUP 啄事今蜚會前快報 第一期 2014年06月18日發行 距離大會剩下一個月的時間, 精彩的議程內容即將就定位,讓小啄帶大家來看看今年有些什麼精彩的吧! 從沒有人到超多人: g0v社群經驗 g0v.tw 是一個跨界的開源社群,由一些熟悉軟體開源文化的人開始,從最初期就致力拓展到其他非資訊領域,因此在社群的推動上有各種不同努力。將近兩年來,關注社群人數爆炸性成長,社群因此經歷數次危機。但透過 g0v 與NGO、政府等實體組織互動、加強社群基礎建設、深化參與的文化,社群核心價值與開幹精神至今能量依然不減。此 talk 將以 g0v 為例,分享跨界社群的成長經驗,以及從開源社群拓展到民主深化的初步成果。 State of the unison: g0v 村情咨文 從 2012 底開始的 g0v 運動,成功集結開放源碼社群,並輸出開源文化至各領域,促使公民高效率協作,解決問題。本次演講將回顧 g0v 社群的成果,包括專案、與 gov 合作、國際交流,以及未來展望。 DevRel 的再思考   俺可以来讲讲大陆开源技术社区这12年. 相似演讲: - 幻灯: https://speakerdeck.com/ zoomquiet/140330-ostc-just4fun - 录音: http://zoomq.qiniudn.com/ CPyUG/140330-OSTC/ 140330_ostc_pm1_zoomquiet.MP3 - 录像: http://v.youku.com/v_show/ id_XNjk2OTcyODQ4.html" 更多議程請見 http://coscup.org/2014/zh-tw/program/

COSCUP 2023 會後感謝 | Post-COSCUP 2023 Appreciation

👋 [English below] COSCUP 2023 已在 7/29、7/30 舉辦完畢,在此感謝或有來參與活動的您! COSCUP 2024 目前還未有確切的舉辦時間,但我們會很有默契的知道,它會在七月底或八月初舉辦,地點依舊在臺灣科技大學。 雖然籌備團隊部分已進入冬眠階段,但各組仍然有人維持著最低限度看守著。如果對於 2024 年有任何想要合作的可能,我們都歡迎在此刻與我們繼續保持順暢的對話。 以下是各組的專用信箱或直接寄送到會眾信箱,帶著您的想法或提案與我們分享! 會眾信箱: attendee@coscup.org 贊助組: sponsorship@coscup.org 行銷組: marketing@coscup.org 議程組: program@coscup.org 或在活動期間有任何違反社群守則事宜,也請寄信到 coc@coscup.org 。 2023 下半年擺攤計畫 擺攤組目前在下半年還有擺攤任務進行,歡迎在參與活動的時候過來攤位逛逛!如有擺攤活動邀約,可以寄信到擺攤組信箱: booth@coscup.org HITCON (08/18, 19) PyCon TW (09/02, 03) MOPCON (11/11, 12) (未確定出攤) 行政組整地期招募 今年行政組無 2023 休耕期,歡迎持續與我們精實的整備再出發。 整地期預計 2023.09.18 開始,將招募行政組員培訓與規劃 2024。整地期間需要大量的腦力運算,招募對象來自於各專長領域均可,如果想要與我們一同辛勤耕耘,歡迎申請加入整地農事! 詳細的招募說明與申請,請參考: https://volunteer.coscup.org/docs/zh_TW/secretary_team/recruit/#2023-preparation 活動後 大會活動結束後,可以持續參與社群平時辦的小聚活動,我們鼓勵大家回到社群貢獻或是回饋,讓開源領域更佳熱鬧!(可以參考與我們一起合辦的 社群夥伴 喔!) 以下有幾個管道可以持續關注: 訂閱電子報 :我們會在下一屆啟動時第一時間告知! 加入志工 :想要與我們一起籌備 COSCUP 2024 嗎?直接登入志工平台,各組成立開始招募時也將發送通知!

COSCon 中國開源年會特別軌:「COSCUP 議程軌」徵稿開始!

COSCUP 於中國的國際交流特別議程軌開跑了!! 想從台灣交換至中國演講的朋友們別錯過了! COSCon 2023 官網 業界最具影響力的開源年度盛會 2023 第八屆中國開源年會 (COSCon’23) 將於 2023 年 10 月 28 日(星期六)- 29 日(星期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菁蓉匯由開源社舉辦。 COSCon 以其獨特定位及日益增加的影響力,吸引越來越多的頂級企業和國際基金會的大力支持。與一般企業、IT 媒體、行業協會或國外基金會在國內所舉辦的行業大會大不相同的是,COSCon 除了吸引跨企業和跨項目社區的不同用戶之外,也專註於吸引國內外大咖開源開發者、貢獻者和提交者的關註及參與項目及其社區。 今年的 COSCon 以「開源:川流不息、山海相映」為主題。 我們相信,開源之水將如山川間的溪流,生生不息,永不枯竭,無論是「峰會」還是「海會」,總有一個能容納心向開源的你。 在「後新冠時代」的第一年,我們將採用「烽火模式」,即在主會議後再在有意向的城市舉辦 After Party,將全球聚集而來「開源火種」在全國傳遞,以促進各個城市的開源文化傳播和開源人交流。 目前擬舉辦 After Party 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成都(如果您所在的城市也希望舉辦 Affer Party 歡迎和我們取得聯系)…… 我們策劃的論壇主題包括但不限於:人工智能、開源商業、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開源教育、開源文化、開源治理、開源硬件、開源操作系統、女性論壇、開源公益、Web應用開發、開源百寶箱以及閃電演講等。除了各種會議,我們還將舉辦極具特色的“開源市集”,“開源市集”除了有展商的展台,還有各種有意思的小活動、小遊戲,通過遊戲化、娛樂化的方式普及開源文化,倡導開源精神。 COSCUP 今年與 COSCon 進行講者交流合作,於台灣及中國之間交換講者,建立國際交流的重要機會,讓雙方講者都能夠來往交流,特別是提供台灣的開源人更有機會到中國發表演講。 我想要投稿✋ 徵稿期間:即日起~9/13 止 徵稿對象:願意配合 COSCUP / COSCon 對此專案相關宣傳及訪問者; (及需要有被中國接受的證件才能出國。) 徵稿內容:各式 Open Source 相關議題皆可投稿; 請參考 COSCon 今年徵稿論壇類別 (上述) 。 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