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客家如何面對數位化的公共傳播及資料的開放性

 

How Hakka Faces the Challenges of Digitalization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and Open Data

一、從客家聲音媒體到數位資訊傳播的開放
二、古文書裡的口說詞彙及客語拼音文字
三、中文常用輸入法中的客語拼音挑戰
四、資訊使用介面整合及跨平台對話

從客家聲音媒體到數位資訊傳播的開放

客語是活的語言,客傳會經營全國首個以客語為主的講客廣播電臺,自 2017年 6 月 23 日創台開播以來,製播超過 3 萬小時的客語節目音檔,我們共享來自土地的聲音記憶,預計籌劃採集地方故事、民謠及諺語的客家聲音銀行,開始思考如何將這些客家聲音資料,以公共財形式釋出並貢獻給公眾使用。

為了喚起公眾對客家資料開放性、跨領域協作等議題的關注及參與,2020 年12 月起連結客庄夥伴,一起梳理地方累積的一手二手珍貴田野資料,學習使用新的介面操作形成新的客家開放社群,在中文維基平台上陸續上傳客家相關文史資料,過程發現如天下第一字「𠊎」(日常用語的「我」)等客語字及拼音在跨平台的顯示,「我手寫我口」新世代客語跨平台輸入法的發展等課題亦亟需解決及重視。

古老的客語口說詞彙、客語拼音字口說,在民間識字能力未在普及前,是人與人日常互動、聯繫溝通時的主要表達方式,影響了寫在書簡上文字辭彙的選用,形成「我手寫我口」的現象;加上地理環境條件多元,山區連絡不易形成該地語言的慣用方式,甚至同物件的不同說法、或異音同義語料辭彙紛雜等現象。因此,從不同的地域、人群、腔調等語料資料中,不難發現口語和書寫文字在拼音詞意同異等,這些都反應在流傳至今的口傳文學藝術及古文書裡。

客委會投入古老客音的調查研究,近年梳理土地買賣的契約書、家族分家的鬮書、口傳老師傅話民間文學,及傳統民謠山歌等,由龐雜史料中整理出臺灣客音古字,這些客家語料歷史資源未來若系統化對外公開,將是客傳會推展向下扎根客家話的重要基礎。古老客音的口說決定文書及口傳的方式,提供了文字影響

口說的不同視野,對於了解客語拼音隨社會文化的變遷,與他文化互動的腔調多元將有所助益,藉此次參與 COSCUP 開源年會與語言相關技術對話,關注古老客語的開放和應用等議題,期待形成更多在當代客家、新世代觀點的討論及現代工具使用介面的人性化、友善化,讓這個有時間縱深的古老語言,融合當代新生命力的新日常客語,往下流傳。

中文常用輸入法中的客語拼音挑戰

在電腦上要輸入客語,其實是一件不算太簡單的事情,目前在市場上,有教育部在 10 年前開發,4 年前改版的客語拼音輸入法,支援 Windows、Mac 與 Linux 平台, 在 Linux 平台上是採用 SCIM 的架構來處理。還有民間人士烏衣行開發的客語輸入法,只支援 Windows 平台,以及由教會製作,可透過台灣羅馬拼音輸入客語的信望愛台語客語輸入法,支援 Windows 與 Mac OS 平台。

而在手機中,要輸入客語,則是有之前的好客拼音輸入法 (但目前並無在 Google Play Store 上架),以及透過在 Android 上先安裝已經是開源的 Lime 萊姆輸入法,再下載閩客原語 LIME 輸入法詞庫安裝,才有辦法在 Android 手機上面輸入客語。而 iOS 裝置 iPhone、iPad 上的客語輸入法目前是沒有的。以台灣閩南語來說,iOS 上至少還有兩種輸入法可以使用如 Lohankha 羅漢跤台語輸入法、Phah Tâi-gí 台語輸入法,但 iOS 上台灣並沒有適合的客語輸入法 APP 可下載使用。

但電腦和手機的客語資訊問題,還不是只有輸入法而已,最早的問題就是客語字的顯示。所謂客語的天下第一字「𠊎」,在很多人的手機中是無法顯示的,如各位手上的 iPhone 手機,如果沒有安裝能支援客語造字集的字體,就不能顯示這些客語字。而 Android 手機,在 Android 更早的版本之前,也是要下載更換使用如台灣楷體或宋體等具備客語字擴充字集的字型才能夠正確在 Line 顯示這些客語字。所幸,Google 在新版的 Android 10、Android 11 系統中內建的新版本預設字形就已經有具備顯示這些客語字的字集。我們期待蘋果的 iOS 裝置未來也能夠內建具備能顯示客語字的字型。

除了前述問題外,客語輸入在手機與電腦上還有「聲調符號」輸入的問題,電腦上的客語輸入法通常可以裝客語聲調鍵盤來為鍵盤上增加「ˊˇˋˆ⁺」聲調符號的功能,或者是輸入法本身就有內建。但在手機上得安裝類似 codeboard 這樣的 APP,來自定一個有客語拼音符號的鍵盤。類似這樣的主題,其實在輸入原住民族語言上,也有類似的自訂特殊字母鍵盤需求。

至於客語語音輸入,那又是另一個大哉問了。目前台灣已經有團隊在進行中,

而客語有包括「永樂四海大平安」等多種腔調,這些腔調的聲音辨識資源、機器學習訓練模型,很多都還在努力中。

諸君可以發現,目前並未有一個客語輸入法能夠跨手機與電腦等平台,延續使用習慣、詞彙庫等等可共通拓展使用者經驗的解決方案。自然語意、字頻、詞頻與智慧型客語輸入,這些都還需要空間和時間與資源來逐步完成。

客傳會的立場,我們除了推動節目、文化、傳播方面的客家文化發展,數位平台上的客語相關解決方案,客傳會也願意提供自己包括薪傳師、資金、空間等資源來協助,以及大量的五種腔調節目音檔作為公共財加速客語各種應用的開發使用,更希望能夠促成採用新輸入法引擎的跨平台客語輸入法能夠誕生,希望能解決 iOS、Android 兩平台上沒有跨平台客語輸入法的問題,假設能透過類似的輸入法框架,共通相同的客語詞彙庫、字庫,定期能維護和擴充,讓Windows、Mac 與 Linux 等平台也能共下使用是很棒的。如果開源人社群能夠提供我們一些建議與指引,我們會萬分感謝。

資訊使用介面整合及跨平台對話

目前聽聞 Phah Tâi-gí 台語輸入法在 Android、iOS 兩平台的共通性上有了很好的發展,我們也很希望與這樣的團隊做交流與合作,協助打造出優秀的母語輸入法來,讓更多使用者可以在台語(台灣閩南語)、台灣客語、台灣原住民語的資訊應用發展上有更多經驗的傳承,並減少繞路前行的時間。

而線上的華語轉客語、客語轉華語的自動文字翻譯功能,現在已經有人製作 了,但還是需要有系統性地去維護資料庫,這也是我們希望能夠有機會協助的方向,設法完善各種使用者會用到的需求。

面對未來的更多智慧型應用,包括語音輸入、語音辨識,從衛福部關於疫情的指揮中心記者會現在已經有客語同步口譯轉播,華語在 Youtube Live 已經有提供線上自動語音轉文字輸入顯示的頻道,那是否有機會有客語語音自動轉換為文字的顯示呢?這也是我們期許的未來面向之一 。

目前客委會正在草擬《客家語言發展法》,期望以更廣泛、更具體的面向推動客語,以及參預了「國家語言發展會議」,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語言相關的議題。而我們客傳會在針對客語資訊方面,在公共傳播與資訊領域能夠先做的,有哪些呢?

如果有興趣參與客家資料相關議題的,可以洽各地的客家 Wiki 寫作團隊,也可以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協助尋找適合的在地社群來一起攜手客家資訊的維基百科條目撰寫。這是個常年的資料編寫計畫,我們相信長期的耕耘,會對我們這塊土地與全球的連結,以及深化保存我們的文化,會一點一滴帶來更有幫助。

針對客語在電腦與手機等平台碰到的問題,我們會建立一個客語輸入與相關顯示議題的網頁,以及專屬信箱ime@hpcf.tw,提供給大家報名參與,亦能討論現況與未來的發展。

現有的問題就是我們需要盤點現有的客語輸入法資源,協助我們決定客語輸入法的框架與走向,我們會整備資源、參與社群對相關專案提供貢獻。

我們歡迎各界有興趣的人幫忙,同時也沒有語言上的限制,我們會適度安排參與的人員,以及協調出可行的專案來。以跨平台客語輸入法來說,是否能夠參考 Phah Tâi-gí 台語輸入法的框架與模式,我們透過建立詞庫的方式,以及選定或加入適當的輸入法,來實現跨平台客語輸入法的誕生。相關的聯絡方式與議題的討論,都可先寫信到 ime@hpcf.tw,我們也設立了 https://ime.hpcf.tw 這個網頁來當作我們的前進點,需要大家的提點或建議。

目前手機平台上還沒有開放原始碼授權的跨平台客語輸入法,以及搭配的客語字集,因此透過群募、我們提供資源等方式,會很期待它能夠在未來順利誕生,也會是開放原始碼授權的形式,提供給公共使用。

下午的議程,有:

五溝工作站的林品軒及劉晉坤站長

五溝聚落位在屏東萬巒,是全國第一個指定保存的客家聚落。五溝水駐地工作站長期在地方進行水文生活及生態調查、環境復育、客家伙房、殲炮城及產業文化的有關工作的經營和推展,與在地人共同守護濕地水圳多年,嘗試在經濟活動與文化、生態保育間取得平衡。隨著工作站陸續有年輕夥伴加入,漸漸意識到過去累積豐厚的一手資料,面臨資料的建置、資料如何分類的問題,也發現客語傳承的挑戰,除了日常生活的使用外,也存在著語言如何透過網際網路流通、與人互動溝通的挑戰。

桃園市客家文化基金會的蔡濟民

在文學與生活間擺渡的家鄉敘事,2019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的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在歷經多年保存行動,從策劃龍潭魯冰花藝術季開始,便跟著「跨語言世代」代表之一的鍾老,他將龍潭家鄉的山、水及生活寫進文學作品,無論是乳姑山、龍潭大池、九座寮泉水窟等地景,從人的生活場域轉化成文學地景。而隨著園區的開放,桃園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延續過去所累積的基礎,以文學作品、多媒體、文化展覽及推廣連結社區,同時也思考數位時代,以鍾老、文學作品及相關文物為核心建構雲端博物館,並順應客家開放資料S計畫的推展,嘗試將一手二手資料推向公眾共享的文化財。

大茅埔調查團的吳哲銘

成軍四年餘的大茅埔調查團,長期在地方蹲點做地方文史、水圳生態等的調查,一邊做社造一邊聽耆老講述東勢大茅埔的生活文化記憶。2020年10月起與團員訂出一天調查日在外面跑,一天維基日共讀資料的定期聚會,想好好面對觀點紛紜的眾聲。隨著大量圖文資料的系統化、維基化的整理過程,一天天累積的新發現、新線索日益龐雜,我們意識到越來越多在地口述與既有文獻立論觀點存在著矛盾,也更加好奇近期找到的老石碑,如果它會講客語,將如何改變近代中臺灣客家聚落發展的歷史觀點!?以及維基客語拼寫書寫的可能性。

他們講述的故事與內容也都是非常值得大家參與,我們下午見。

承蒙大家~~

希望客傳會與講客廣播電台前行的偉大航道上,能夠有你有我,共下一起飛~~

哪裡有客家,哪裡就有客傳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COSCUP 啄事今蜚會前快報 第一期

COSCUP 啄事今蜚會前快報 第一期 2014年06月18日發行 距離大會剩下一個月的時間, 精彩的議程內容即將就定位,讓小啄帶大家來看看今年有些什麼精彩的吧! 從沒有人到超多人: g0v社群經驗 g0v.tw 是一個跨界的開源社群,由一些熟悉軟體開源文化的人開始,從最初期就致力拓展到其他非資訊領域,因此在社群的推動上有各種不同努力。將近兩年來,關注社群人數爆炸性成長,社群因此經歷數次危機。但透過 g0v 與NGO、政府等實體組織互動、加強社群基礎建設、深化參與的文化,社群核心價值與開幹精神至今能量依然不減。此 talk 將以 g0v 為例,分享跨界社群的成長經驗,以及從開源社群拓展到民主深化的初步成果。 State of the unison: g0v 村情咨文 從 2012 底開始的 g0v 運動,成功集結開放源碼社群,並輸出開源文化至各領域,促使公民高效率協作,解決問題。本次演講將回顧 g0v 社群的成果,包括專案、與 gov 合作、國際交流,以及未來展望。 DevRel 的再思考   俺可以来讲讲大陆开源技术社区这12年. 相似演讲: - 幻灯: https://speakerdeck.com/ zoomquiet/140330-ostc-just4fun - 录音: http://zoomq.qiniudn.com/ CPyUG/140330-OSTC/ 140330_ostc_pm1_zoomquiet.MP3 - 录像: http://v.youku.com/v_show/ id_XNjk2OTcyODQ4.html" 更多議程請見 http://coscup.org/2014/zh-tw/program/

COSCon 中國開源年會特別軌:「COSCUP 議程軌」徵稿開始!

COSCUP 於中國的國際交流特別議程軌開跑了!! 想從台灣交換至中國演講的朋友們別錯過了! COSCon 2023 官網 業界最具影響力的開源年度盛會 2023 第八屆中國開源年會 (COSCon’23) 將於 2023 年 10 月 28 日(星期六)- 29 日(星期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菁蓉匯由開源社舉辦。 COSCon 以其獨特定位及日益增加的影響力,吸引越來越多的頂級企業和國際基金會的大力支持。與一般企業、IT 媒體、行業協會或國外基金會在國內所舉辦的行業大會大不相同的是,COSCon 除了吸引跨企業和跨項目社區的不同用戶之外,也專註於吸引國內外大咖開源開發者、貢獻者和提交者的關註及參與項目及其社區。 今年的 COSCon 以「開源:川流不息、山海相映」為主題。 我們相信,開源之水將如山川間的溪流,生生不息,永不枯竭,無論是「峰會」還是「海會」,總有一個能容納心向開源的你。 在「後新冠時代」的第一年,我們將採用「烽火模式」,即在主會議後再在有意向的城市舉辦 After Party,將全球聚集而來「開源火種」在全國傳遞,以促進各個城市的開源文化傳播和開源人交流。 目前擬舉辦 After Party 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成都(如果您所在的城市也希望舉辦 Affer Party 歡迎和我們取得聯系)…… 我們策劃的論壇主題包括但不限於:人工智能、開源商業、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開源教育、開源文化、開源治理、開源硬件、開源操作系統、女性論壇、開源公益、Web應用開發、開源百寶箱以及閃電演講等。除了各種會議,我們還將舉辦極具特色的“開源市集”,“開源市集”除了有展商的展台,還有各種有意思的小活動、小遊戲,通過遊戲化、娛樂化的方式普及開源文化,倡導開源精神。 COSCUP 今年與 COSCon 進行講者交流合作,於台灣及中國之間交換講者,建立國際交流的重要機會,讓雙方講者都能夠來往交流,特別是提供台灣的開源人更有機會到中國發表演講。 我想要投稿✋ 徵稿期間:即日起~9/13 止 徵稿對象:願意配合 COSCUP / COSCon 對此專案相關宣傳及訪問者; (及需要有被中國接受的證件才能出國。) 徵稿內容:各式 Open Source 相關議題皆可投稿; 請參考 COSCon 今年徵稿論壇類別 (上述) 。 演講

補文:Conference: Impossible! 的 COSCUP 2009

COSCUP 2009 總召 pingooo 在 2009 年寫了三篇有關 COSCUP 的文章,這是 第三篇 ,轉貼到 COSCUP 部落格留個記錄。 唉呀,都 2010 年了,才來寫舉辦 COSCUP 2009 研討會的回顧不會太慢了嗎? 這實在是我自己懶,加上有些帳款比較晚才收到(好像也和我有關 :p),整個 COSCUP 2009 的會計帳前一陣子才結清,要謝謝辛苦對帳的 Layla 和 Jouston。 我另有一篇有關 COSCUP 2009 籌備時期點滴的「 pingooo 總召的碎碎唸 」,是為了大會手冊在大會前三週寫的。辦活動是越接近活動日越緊張,這篇就來寫寫最後那幾週刺激好玩的事、順便 把一些總帳算一算 講講夥伴們不可磨滅的功勞、也履行一下之前說會公開研討會財務的承諾好了。 難得見面的熱血工作夥伴 既歡樂又驚險的大會手冊 COSCUP 物流中心 北京烤鴨爐 COSCUP 花絮照片 COSCUP 名句 好好玩的閃電秀 人客來買唷! 書展 COSCUP 精品街 我們也有吉祥物! 記憶足跡 互相漏氣求進步 數據來了! 誌謝 結束了... 片尾功勞簿 難得見面的熱血工作夥伴 還記得 2008 年底的時候,說話一向一針見血的 Pofeng 發了一封信問幾個朋友 COSCUP 2009 要不要辦,說: 不過我要提醒一下 Ping ; COSCUP 的籌備人力一直不足 休息一年, 我也覺得無妨, 如果 COSCUP 2010 再需要小弟, 小弟也願效犬馬之勞 還好有輔導長 lman 的組織動員能力和各工頭的努力招募,往年一向籌備人力不足的 COSCUP,在 2009 年有了戲劇性的轉變。COSCUP 2009 雖然在台北舉行,但工作夥伴來自各地:台北、基隆、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都是志工的夥伴們,只能靠工作之餘的時間投入,彼此之間很少見面,完全依賴各種網路工具來討論、協調大小事,這樣也可以辦出一個 兩天兩地450人的歡樂研討會 ,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不可思議!所有夥伴的熱血、主動積極、體諒彼此和相互扶持,是這一切成功的原因。 既歡樂又驚險的大會手冊 在 Ijs 的設計之下,COSCUP 2009 有一本印刷精美的大會手冊,整個研討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