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Red Hat Open Source 紅帽的開源精神與展望


Red Hat History

數年前,以開源專案為本、以販售穩定維護服務的公司屈指可數,紅帽可說是唯一一家以技術知識服務為盈利模式的軟體公司。

開源精神二十多年前便一直伴隨著紅帽生根、發芽、成長茁壯成現在全球有近兩萬名員工的紅帽企業。時至今日,紅帽公司依舊堅持上游專案開源的產品開發模式,我們相信開放開發者協作的方式可以凝聚開源社群之力、並且實現技術創新以及自由,讓技術選型更加多元化、同時也能夠透過持續接觸我們的使用者,聆聽使用者的聲音、讓產品的發展更貼近使用者真正的需求。

Open Source Spirit

開源中心思想給出了整個紅帽在開發軟體以及協同工作的原則,無論職位高低或經驗多寡,每位紅帽人(Red Hatter)都被鼓勵出謀劃策、協力解決問題。通過聽取並且實踐優秀的點子,可以幫助整個社群得到更好的發展、甚至能夠協助我們的企業客戶做出好的決策。

那麼,開源為這個社會帶來了什麼?

開源精神確實源自於程式碼,然而近幾年來,我們可以發現技術進步之快,開源所帶來的效益早已超越了程式碼的層面。從科技、教育、醫療、商業到農業,高科技領域舉目所見都有開源技術的應用。每一個硬體裝置都需要作業系統才能開始運作,而 Linux 是近十年在硬體設備上安裝數量最多的作業系統,小至空中送貨的無人機、大至航行在宇宙中的火箭,這些嶄新的科技發展背後,是無數行開源貢獻者的智慧結晶。

The Expect & Future

現在,全球頂尖企業逐步擁抱開源、並且鼓勵他們的員工投入開源程式碼的貢獻。那麼身為開源界第一個以開源企業產品、以訂閱模式收取服務費用的紅帽未來的決策是什麼呢?

在開源企業百家爭鳴、日益競爭的戰場上,紅帽將能量放在軟體技術服務、程式碼的整合、最佳化、規模測試以及提供良好的售後技術支援。紅帽企業版軟體同樣是開源軟體,所有人都可以毫無保留的獲得原始碼,如果有了訂閱服務,就能夠獲得全球紅帽技術專家的諮詢服務。

同樣的,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除了大規模投入開源技術發展,在各個領域協助客戶取得業務成功之外,紅帽亦在人文方面以自身企業為首,推動平等以及自由。舉例來說,紅帽亦連續數年贊助 Woman in IT Awards,鼓勵女性投入 IT 發展,在紅帽內部亦有許多領導職位是由女性擔任。

未來,紅帽將繼續引領開源潮流,鼓勵更多熱血的貢獻者加入,取之於上游、回饋於上游,唯有持續不斷的資源投入,才能讓開源精神持續下去。

最後跟大家報告一個好消息! 登登登 !

Red Hat Taiwan 首屆實習生招募開始啦~~~ 而且偷偷說,有很大的機會可以轉正喔!!! 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千萬不要錯過!

7/31 & 8/1 活動當天在線上大會上將有機會遇見 Red Hat TAM 現身說法,在會場上經過他們的話絕不要錯過、把握緣分好好聊聊 TAM 到底在做什麼,而 Red Hat 工作環境與文化又是如何,未來將會有什麼樣的舞台,就等你好好來發掘!

We are Red Hat and we’re hiring! Join us in creating a brighter future!

投遞履歷請掃描這個 QR Code,或者點此前往投遞履歷!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COC 通報處理說明公告 - 20240811 通報事件

各位好, COSCUP COC 服務小組於 2024 年 8 月 11 日接獲一件通報,內容涉及在會期干擾議程進行;並於會後持續發送私訊予會中結識的講者;同時,該行為人亦被紀錄於活動當日干擾志工執行勤務。 有關此事件的處理過程,詳如下述: COC 服務小組接到通報後,於 8 月 15 日正式成立專案小組進行討論與檢視相關資料。經查,通報內容與 COC 條款「持續干擾議程或活動的正常進行,無視工作人員或與會者的制止」相符。同一行為人於大會期間,另有兩位會眾通報類似事件,COC 服務小組皆已明確指正其行為並重申 COC 規範和界線。綜合此次會後通報,行為人經提醒仍多次抵觸 COC 條例。 有鑒於上述行徑已明確影響 COSCUP 其他會眾之權益,COC 服務小組將依照 COSCUP COC 之辦法記錄事件處理過程及結果、行為人資料等,於籌備團隊組長群資料夾建立文件,以俾後續籌備團隊審慎思量該名行為人未來的參與形式與程度。 在此,感謝會眾願意信任 COC 和 COSCUP 團隊並且將其所遇到的事件於會後彙整提供予我們。另本次通報中,通報人所提及之部分事項,因非屬 COSCUP 大會參與期間和相關行為,已建議通報人另行循其他正規途徑處理。在此聲明, COSCUP 的 COC 落實並非要拒任何人於門外,而是希冀透過針對行為本身的評估,為無論志工、社群協調人、講者、廠商與所有會眾營造舒適與安全的交流環境。 我們在乎所有人於 COSCUP 大會的各種參與體驗與感受,如果您在大會和籌組期間有相關困擾,籌備團隊志工將會竭力協助釐清,希望一同打造友善的 COSCUP 與會環境。 COSCUP 2024 COC 服務小組

Early Guide to Joining COSCUP 2025 

Many people in the community are excited to find out how to participate in COSCUP 2025. We’ll share more updates soon, but here’s what we can share so far! You can join as a speaker, host a booth, organize a track, or become a sponsor. If you’re new to COSCUP, take a look at the article " COSCUP Unveiled " to learn more. Date and Location To be decided: The event may take place on a weekend in either August (2-3) or August (9-10). The planned venue is NTUST in Taipei, Taiwan. Be a Speaker Our early bird Call for Proposals (CfP) is going to open in the following few days. If you have a presentation about open culture or open-source technology, we want to hear from you. Submitting early means you’ll hear back sooner about your proposal. Host a Booth Open-source communities can set up booths to display their work and interact with attendees. This is a great way to share your community’s projects and connect with others. Businesses that support open-source can also host a booth ...

你所不知道的 foodpanda

  2020 左右,隨著新冠疫情流行,台灣也逐漸流行起一股懶人旋風。懶懶躺在沙發上,動動手指滑滑螢幕,生鮮或美食就能快速又安全地由可愛的粉紅色熊貓外送員送達您門口。多數人知道 foodpanda 是台灣最大生鮮美食外送平台,也不少人知道 foodpanda 在台灣不斷擴張業務範圍,但 foodpanda 也有許多台灣科技圈所不知道的事。 例如,foodpanda 其實並非台灣本土廠商,也非只專注在亞洲區域。foodpanda 隸屬於德國 Delivery Hero 集團,業務橫跨歐洲、亞洲、美洲及北非,旗下更有十多個生鮮美食外送品牌。除此之外,foodpanda 於 2021 年時也在台灣正式成立全球第三個 Tech Hub。做為四大產品 RD 研發中心之一,台灣與德國柏林、新加坡及土耳其伊斯坦堡的人才緊密地合作,專注於打造 end-to-end 的顧客體驗。諸如月費方案 Panda Pro、外帶自取、餐廳內用 (目前仍未在台灣上市) 等功能。期待能持續吸收優秀人才、與其它三個跨國研發中心合作,打造後疫情時代新的成長引擎。 事實上,台灣的 foodpanda 研發團隊並不僅止於打造台灣本土產品。反之,我們所建立的平台及產品,已成功於近 20 個國家、10 個品牌上市。要在快速的步調下,打造持續進步且符合不同國家文化客戶需求的產品,我們依靠的是 專案團隊成員一條龍組合 從 Product Manager、Engineering Manager、iOS/Android/Web/Backend developer、QA、Product Designer、Product Analyst 全都在同一個 product line squad。讓相同產品的團隊成員能緊密合作、第一手快速了解市場、滿足需求。 國際專業團隊緊密合作 foodpanda 的 iOS/Android/Web/Backend 等專業工程師,都各自設有其跨 squad 的 chapter 組織。讓工程師能在專案團隊以外,有跨國跨團隊專業能力交流的機會。在 chapter 中,相同技術域領的專家們,會一起制定共同的實作標準、分享在專案中遇到類似的挑戰,並且找出可能的應對方案。因此,在 foodpanda 我們不只打產品專案團隊的速度戰、還打整個集團的整合能力團體戰,讓德國、新加坡、台灣、伊斯坦堡的工程師...